7月31日至8月7日,石大殷商王朝实践队赴河南安阳开展研学活动,探访殷墟博物馆、中国文字博物馆,完成文物建模打印与文化宣传,以多元方式解码殷商文明,传承传统文化。
展开剩余53%7月31日-8月2日,实践队走进殷墟博物馆。甲骨展厅内,记载祭祀、战争等内容的甲骨片,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,印证《史记》商王世系,推动中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前移;青铜器展区,司母戊鼎(复制品)、鸮尊等展品,尽显商代青铜工艺;在宫殿宗庙、王陵遗址展区,队员借复原模型与场景,了解商代都城布局、丧葬制度。
8月3日-8月4日,实践队探访中国文字博物馆。3日,队员在演化区见识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等汉字雏形,在甲骨区了解商代占卜文字,还通过金文、小篆等展区,感受文字演变及秦“书同文”、隶书普及的意义;馆前文字大道石刻,串联汉字千年历程。4日,队员聚焦文字载体与统一意义,从先秦货币文字、战国玺印等,感知先秦社会风貌;在汉魏展区,通过简帛文书、东汉碑碣等,了解汉字隶变到楷化过程;“新中国汉语拼音方案”展区,展现汉字现代发展。
8月5日-8月7日,实践队以科技赋能文物。5日,队员用SolidWorks软件建模司母戊鼎,参考精确尺寸雕琢纹饰,模拟青铜质感;6日,完善建模后以TPU材料3D打印,校准细节,通过“分区打印+整体拼接”保证成品还原度;7日,队员以1:144比例文物模型为奖励,在两博物馆举行采访互动活动,安徽某游客赞叹:“甲骨展厅的甲骨片让我印象最深刻。当看到那些刻着古老文字的甲骨时,我仿佛穿越了千年,能直观感受到商代人记录生活、祭祀、战争的场景。”
此次研学,队员理清殷商文明脉络与汉字演化轨迹,以科技活化文物。未来,实践队将完善数字模型并线上展示,让更多人感受殷商文明魅力,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活力。
户陈昆
发布于:山东省盛多网配资,首选配资炒股网,吉林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